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波 优化营商环境要把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 |
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来说,政务即服务。政务做得好不好,要看服务对象是否满意。1月12日,在经济日报社举办的“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上,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波说:“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政府就要把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所以,我们优化政务服务,首先是快。”
碧桂园集团在2019年5月摘得滨海新区北塘地块,从摘地到拿到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只用了35个工作日,创下碧桂园在全国近3000个项目中审批速度最快的纪录。
“当时,碧桂园集团在新区通过招拍挂的形式竞得地块土地使用权,同日取得土地成交确认书,并已缴纳土地竞买保证金,当天下午就来到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开发手续。在办理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发现因缺乏相关材料无法签订土地合同。了解具体情况后,审批部门迅速启动并联审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并联办理,同时采取‘承诺制审批’,以土地成交确认书替代了用地批准手续,很快为企业解决了问题。”马波说。
马波介绍,2019年底,滨海新区“一企一证”综合改革迈入实质性阶段,这张全新的行政许可证集纳了企业的全部行政许可信息,“许可机关”的位置只加盖了一枚“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证书左下角的二维码可同步查询许可内容的全部信息。
首批改革清单覆盖酒吧、便利店、游泳馆、宾馆、饭店、小餐饮、咖啡店、药店、幼儿园、医疗机构10个行业。
马波以开办饭馆举例:改革前,企业租房装修改造后,要分别办理消防检查和食品经营的许可,跑多部门,多次报件,多次接待现场查看,改革后,由企业跑的路变为由政府部门跑,一次报件,一次联合踏勘,领取一证,领证就开业。
统计数据显示,“一企一证”综合改革通过流程再造,首批10个行业累计合并精简表格25个,精简率达71%;减少要件124项,减少60%;合并踏勘19次,合并率达66%;合并许可证25个,合并率达71%。
天津滨海新区还积极利用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
“在滨海新区有14个‘无人审批超市’,也就是7*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服务区内有56个事项上线运行,主要涉及临时身份证明开具、驾驶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智能报税、居住证的二次签注等事项,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联度非常高。”马波介绍说,“以临时身份证明开具为例,在‘无人审批超市’使用智能终端机直接输入身份证号码,通过人脸识别,便可直接打印出来加盖当地派出所印章的临时身份证明,凭此证明可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以及入住旅馆、参加考试,有效期为7天。真正体现出了‘小机器里有大智慧’,审批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