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第二期“营商环境大讲堂”开讲 |
本期大讲堂特别邀请中科院地理信息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室副主任黄金川教授授课,各委办局、开发区、街镇近200位相关同志参加。黄金川,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室副主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亚洲开发银行城市和产业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专家,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曾负责天津市、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省、陕西省等地区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
现场,黄金川教授围绕新时期营商环境的背景、意义,营商环境评价的基本逻辑以及我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方向进行讲解;同时,通过一些地区案例,形象生动地为我们介绍了营商环境理论实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今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情况,为新区的营商环境提升和优化提出重要建议。
(一)新时期营商环境提出背景
黄金川教授从莱索托经济学实验出发,结合营商环境与吸引投资、人均收入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通过新加坡、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建设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对营商环境提出的背景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设营商环境具有培育契约精神、厚植诚信文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二)营商环境评价的基本逻辑
黄金川教授从基本概念、重要理论、评价逻辑、指标体系四个方面对营商环境评价的基本逻辑进行讲解,并详细介绍了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数据来源和获取途径,对比分析了天津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1.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为抓手
2.以法律遵从、秩序规则为前提
3.主要内涵是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化
4.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中介机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三)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方向
黄金川教授从世行赞誉、存在问题、优化举措、以评促改四个维度全方位介绍了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并提出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共同途径:
1.“协同”构建机制
2.“敏捷”发现诉求
3.“透明”达成公平
4.“保险”引入机制
其中,黄金川教授指出,只有直面不足,才能取得进步。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实施公平公正的监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要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精准对标改革前沿,贯彻落实“放管服”重要举措。
(四)优化新区营商环境的八条建议
1.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台账工作制度
2.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高风险监管能力
3.加快构建府院合作机制,促进闲置土地资源腾退
4.创新跨境贸易便利化,探索建立对外开放新机制
5.充分利用生态和房价优势,加大区域人才吸引
6.开展营商环境部门评价,全面推动以评促改
7.广开言路,打通自下而上的创新渠道
8.加强行业营商环境研究,服务精准招商和投资